当前位置: 首页> 养老方式> 【银发经济】"医养结合"-淄博岜山老年人养护院发展观察
  • 【银发经济】"医养结合"-淄博岜山老年人养护院发展观察
  • 2022-06-10 23:11:22
  •         近年来,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,养老问题和老年病问题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。山东淄博市岜山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做大做强博山老年人养护院,将医疗、康复和养老有机结合起来,有效解决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”问题,受到老年人欢迎。其社会力量参与、市场化机制运作、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模式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。

            从老年人公寓到博山老年人养护院

           “在这里住得好,吃得也不错,还有许多老年人一起聊天,过得挺好。”今年84岁的李昌明告诉记者,他已经在博山老年人养护院住了四年多,每个月的费用2000元,解决了吃、住等问题,特别是背靠着较好的医疗资源,“身体有什么不舒服,很快就能检查、治疗”。

            记者在博山老年人养护院看到,院里子绿树成荫,房间内明窗净几,图书室、棋牌室一应俱全,还有大型的室内花园,许多老人正在花园旁聊天、散步,一片温馨。而和养护院紧挨着就是现代化的淄博博山老年病医院,各类科室齐全,能为老年人提供各类医疗服务。

           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岜山集团是一家以医疗制药、化纤织造、能源养护为主导产业,多业并举、综合发展的现代企业集团。据岜山集团董事长、总裁孙正介绍,博山老年人养护院是岜山村集体创办的、由原岜山老年人公寓提升改扩建而成的老年养护机构,总设计规模1700张床位,现有床位1200张,建筑面积46506 平方米,总投资 26343 万元。

           据介绍,1989年岜山村就已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工业产值超亿元村,村集体投资200万元建成了岜山村老年人公寓,是当时全省第一家村级老年人公寓,全村118名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住进了星级宾馆式的室内花园公寓,实现了老有所养。

           近年来,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规模大、增长速度快、高龄化趋势明显的突出特点,失能、半失能老人逐年增加,需要医疗和养老相结合服务的老年群体也逐年加大。为此,2014年9月1日岜山集团开工建设并投入运营的博山老年人养护院医养大楼,新增床位1200张。

           “我们这里可接受自理、半自理及生活不能自理的各类老人入住,为老人安度晚年提供了很好的环境。”孙正说。

            目前,,将在三年内投资10亿元,占地260亩,再设立3000张高、中、低不同档次的床位,不断满足各时期、各阶层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。

           重养又重医,医养结合解担忧

           许多老年人在解决“老有所养”问题后,最担心的是如何“老有所医”。而岜山集团依靠医疗资源优势,将医疗和养老有机结合起来,从根本上解决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支持的“硬伤”,让老年人实现“放心养老”。

           在博山老年养护院旁边,不仅有博山老年病医院,还有岜山集团所创办的万杰肿瘤医院、、北京中医医院淄博协作医院、淄博万杰糖尿病医院、淄博万杰肿瘤研究所等诸多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。其先进的医疗设备、完善的医疗设施、专业的医护队伍,形成了岜山集团“医养结合”的特色品牌。

          、仝小林等国内泰斗级专家,还有许多北京等外地的专家资源,在医疗硬件和软件等各方面都很高端先进。”孙正说。

            岜山集团的创始人孙启玉说,心脑血管急症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发作后的4-30分钟,过了时间即使抢救过来,也会留下半身不遂等后遗症。从博山老年人养护院出发,到岜山集团几家医院的距离不足百米,步行仅需几分钟,而且医院团队一流,“认为这是岜山集团的绝对优势”。

            其中,淄博博山老年病医院是淄博首家老年病医院,是集老年病治疗、康复、护理为一体的二级专科医院,该院治疗老年综合症以中医为主,西医配合,具有独特优势。此外,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,集团都有专科医院,可以满足老人的医疗需求。

            弘扬中医药国粹,打造“七位一体”特色养老模式

            经过几十年来的摸索,博山老年人养护院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,逐步摸索出“药膳调理、文体娱乐、健康查体、预防治未、中西诊治、康复理疗、无陪医养”这一“七位一体”的特色模式,铸就了博山老年人养护院的良好口碑和影响力。

            据孙正介绍,岜山集团所属医院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,积极开展与中华中医药学会、北京中医医院、广安门医院、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等院校协会的交流与合作,与诸多中医药名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,并在院内设立工作室,进行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;每年来院坐诊的北京名中医专家有500多人次,使医院从中医药科室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研、文化建设、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。

           “医院国医堂由10名副主任医师和高年资主治医师长期坐诊,每周六北京中医院有5名以上副高、正高职称专家轮流坐诊。”孙正说。

            据介绍,岜山集团万杰中医药研究所成功研制了中药新剂型万杰中药膏散、膏剂,这一项目采用明火砂锅不接触金属器皿煎制中药技术,获得了七项国家专利(其中一项发明专利)。“万杰中药膏剂由名医开方、一人一方、精选良药、传统煎制,为慢性病、疑难病、老年病等长期服药患者带来福音。”孙启玉说。

            据了解,中华中医药学会2015年在岜山集团挂牌“中药特色剂型传承创新推广基地”,打造全国中药特色剂型推广创新的示范基地。目前,医院正致力于开展齐鲁现代本草课题研究、中医药博物馆建设、中医药药膳课题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等工作,大力推进中药膏剂膏散的研究推广和中医药发展。

            孙正说,目前他们正打造中国淄博“药膳调理、文体娱乐、健康查体、预防治未、中西诊治、康复理疗、无陪医养”的特色养老新模式,以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看病难、缺护理的难题,切实提升健康养老服务水平,实现多方共赢。

            部分业内专家认为,博山老年人养护院养老模式,将政府、医疗机构、民间资本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,有助于探索出一条社会力量参与、市场化机制运作的“医养结合”模式,以更好适应老龄化社会对健康养老的新需求。

      ( 新华网济南2017年9月19日电 记者袁军宝